奥克兰机场惊现“无主行李”$3就能买?“包裹盲盒”只需$2有人开出苹果电脑?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发布时间:2025-05-09 01:22:04   来源:LDSports综合体育    阅读:1 次

  最近,有Facebook用户看到一个声称是“奥克兰机场”的账户在做“促销活动”。

  该账户称,由于去年夏季国际航空系统拥堵、天气造成了航班时刻表的混乱以及地勤人员和机场空间的短缺,导致数千件行李被“错误处理”或与乘客到达的时间不同。

  这篇Facebook帖子里有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大堆丢失的行李和一个印着奥克兰机场logo的牌子。

  帖子里还称,出售行李的收益将用于慈善事业,并将用户引导至“奥克兰机场”的网址。

  奥克兰机场的一位发言人称,他们已向Meta(Facebook母公司)报告了这一骗局,并已将这一些内容移除,但它似乎又又出现了。

  截图自奥克兰机场官方Facebook页面。能够正常的看到账号名称后有蓝色对勾认证标识。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天维网记者也在Facebook上看到了类似的“福利”——“新西兰邮政(NZ Post)正在以2纽币的价格出售大量找不到收件人的包裹”,而且“已经有人购买并开出了价格不菲的东西”!

  上周,天维网记者在使用Facebook时看到首页有一条标记为“广告”的帖子,来自一个叫NZpost-Express的账号。

  该帖子称,这是来自新西兰邮政的独特礼遇:由于每年仓库都会积压大量没法投递的包裹,根据现有规定,新西兰邮政获得了这些包裹的所有权,但是他们决定以每个包裹2纽币的价格出售。这些包裹里可能有电子科技类产品(手机、电视)、珠宝和其他东西。

  在这篇帖子下面,有几十条回复,多是一些“用户”展示他们收到的“福利”。iPad、MacBook笔记本电脑、Switch游戏机、戴森吹风机……一副应有尽有、物超所值的样子。

  天维网记者敏锐地觉察到这样“天降馅饼”的好事有一丝诈骗的味道,评论里的账户应该也都是“托儿”。

  于是,天维网记者在NZ Post官网进行了相关联的内容的检索,并未找到其有“白菜价出售快递盲盒”的信息,随后记者在Facebook上以涉嫌虚假或诈骗为由对该账户进行了举报。

  两天后,记者收到了Facebook官方的回复,其表示由于该广告未违反Facebook广告标准因此不能将其移除,但将不会再在记者的主页进行展示。

  但是一天后,天维网记者看出,这条广告信息已经在Facebook上找不到了。

  不过,当天维网记者用NZ Post Express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发现了一个名字十分相似的账号,并且也发布了类似的信息。

  看来,正如奥克兰机场发言人所说,骗子十分执着,举报一个,又会有新的出现,令人防不胜防。

  一旦想到自己正在被骗,就不要继续谈话,挂断电话,不要回复骗子发送的电子邮件或信件。如果你在网上被骗,阻止骗子联系你。

  一些诈骗者的目标是最近受骗的人,比如其冒充可以帮你追讨所有的钱的执法机构,但需要你支付一定的费用。不要给任何人钱,即使他们声称可以帮你追回被骗的钱财。

  如果你是金融诈骗、信用卡诈骗或身份被盗用的受害者,请立即联系你的银行。银行越早知道这件事,拿回钱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得不说,这年头骗子的花招可太多了,就在几天前,有新闻媒体报道,一名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被诱骗伪造绑架案,作案人员想借此从其家人那里骗取巨额赎金……

  不久前,悉尼一名23岁女性的家人被骗了近30万纽币,而在此案两天前,有人勒索50万纽币。本月早一点的时候,还有一名男子被扣为人质。

  据了解,这名男子此前去见了假扮成警察的作案人员,随后他被拷在了一个地方长达数个小时。

  在现有案例中,一些“人质”在讨要赎金的视频中往往都是半luo、被捆绑、流血不止的状态。作案人员会把这样的视频寄给受害者在海外的家人。

  侦缉警官Joe Doueihi说:“他们(受害者)被说服,伪造成自己被诱拐和绑架的假象,然后作案人员再将他们处于脆弱状态的视频发给他们的家人。”

  澳大利亚警方担心,这类犯罪网络正慢慢的变复杂化。“一些受害者甚至去了柬埔寨和泰国,还有一些去了澳大利亚其他州。”

  据了解,这类精心策划的骗局,主要是针对的群体就是易受伤害的学生。而新西兰警方称,这种案例在新西兰也有发生。

  几个月前,新西兰媒体NZ Herald还原了一起类似的诈骗案:一名奥克兰的受害者被诈骗集团操弄,将自己关在一间酒店客房中长达10天,假装自己被绑架,并拍摄视频发给亲属和家人,要求给骗子汇钱……

  ,声称受害者涉嫌外国犯罪(通常是洗钱),并要求他们将大笔资金汇入外国银行账户,以“纠正”其法律状况。警方特别提到了3起案件,

  。用高级警官Darvill的话说,“我们所看到的金额瞠目结舌。”警方称,骗子精心策划了上述骗局,

  使用各种话术对受害者实施控制,比如对受害人进行视频“检查”,确保他们根据相关要求做,并且不向任何人透露风声。

  随后,作案者会对受害者施加威胁,例如会被逮捕并被遣送出境。受害者之后则被迫伪造自己被绑架的假象,并让家人支付赎金。

  “这些骗子具有极强的说服能力。”Doueihi说,“而尊重权威则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我想说的是,那些帮助诈骗分子假扮成警察的人,也有很大可能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Doueihi指出。

  警方呼吁所有民众提高警惕,遇到这类事件,及时联系中国领事馆进行信息核实。

  。犯罪分子首先会假装成DHL快递或者中国领事馆的的工作人员,以一个能使人迅速陷入恐惧的理由,骗受害者给其汇款。

  Deng警官解释道,以冒充“中国领事馆”的诈骗手段为例子,“诈骗犯会声称,他们在中国海关截获一名涉案者是以受害者的名义开立了大量的信用卡。受害者被告知若要想证明清白,就必须将一定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诈骗团伙的成员将伪装成多个角色,包括中国领事馆人员或中国警方等等,以增加真实性。”

  奥克兰北岸重案组刑警队长Li警官也补充道:“受害者将被迫下载指定软件,观看诈骗团伙准备好身份证明的资料和视频。有些信息甚至与网上可供查证的完全一致,这就让受害者更加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

  直至受害者对诈骗团伙所扮演的角色完全放松警惕时,便也到了他们的钱财流失的时刻。

  由此可见,诈骗团伙的手段可见一斑,人们如若没有没有保持警惕直到最后一刻,都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刀俎下的鱼肉。

  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在新西兰诈骗案还是频发呢?Deng警官解释道:“疫情以后,因为各国之间的政策变化,我们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

  ,相应的这种诈骗现象也开始慢慢地增加。”那么对于新西兰警方来说,打击诈骗案最大的难处是什么呢?

  为主。作为新西兰的警方很难去海外去侦破这样的诈骗行为,尤其是资金已经被转到海外后,很难被追回。”

  Deng警官随后还强调,跨国罪案还牵扯到两国之间的协定沟通问题,作为非本国的警方无法在另一个国家不受限制地进行调查。

  Li警官补充说:“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现在的诈骗集团,尤其在东南亚一带,它已经演变成一种商业化、组织化的犯罪集团。据新西兰警方了解,他们甚至

  。”总而言之, 海外的诈骗团伙现已升级,但群众的防骗意识却还没有更新,因此导致被骗人数有增无减!

  不过预防诈骗其实也并不难。Deng警官表示:“他们所有的目的是套取你的钱财,你只要守护好这个底线就行了!”

  除此之外,Li警官还告诉了大家一个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被诈骗犯盯上的有效办法:“防诈骗的第一步,你一定要

  Li警官解释道:“比如你的照片被人窃取,诈骗分子就很容易通过AI的技术模拟出你的人像,然后用此来骗去你家人的信任和钱财。”如果你已经遭遇诈骗,且钱已转出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在这种覆水难收的境地受害者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呢?

  :”务必在报警之前迅速联系银行,看看能否尝试阻止转账,之后再马上联络警方进行报案。“